- 2022-7-1 2023年武漢市非物質文...
- 2022-6-8 科技項目申報
- 2022-6-9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 2022-6-9 合肥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 2022-6-8 發明專利申請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天門市企業朋友們,小編今天整理了天門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相關內容,如果有天門市或者其他市區縣企業朋友想要申報高企的,歡迎隨時咨詢聯系小編!
(如果企業朋友們不清楚自己可以申請哪些補貼項目,可以聯系臥濤做一個免費的項目規劃,也可安排專門人員上門拜訪溝通)
12年專業代理免費咨詢:13053132051(vx同號)
臥濤集團,2012年成立,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如公司注冊、代理記賬、專利申請、軟著登記、商標注冊、財稅籌劃、股權設計、軟件開發、高企認定、可研報告、商業計劃書、科技成果評價、抖音短視頻運營推廣、網站關鍵詞運營推廣等一站式服務,在安徽、江蘇、湖北、湖南、四川、陜西等地都有公司,10多年成功服務上萬家企業,在業內擁有良好口碑。
天門市高新技術企業申報獎補政策文件:天門市關于加強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創新體系、創新能力、創新生態建設,為天門市“融入城市圈、建設示范區、晉升百強縣”提供有力支撐,為實現科技自立自強作出天門貢獻。
二、主要目標
到2023年,基本形成以企業為主體,“政產學研金服用”高效聯動,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和政策鏈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本級財政科學技術支出占當年本級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到2.5%以上,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到1.5%以上,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超過85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件/萬人,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8%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到40%以上,科技創新能力大幅提升。
三、重點任務
(一)完善科技創新體系
1.加快推進創新型縣(市)建設。對照創新型縣(市)建設方案,逐項落實重點任務,全面完成約束性指標,達到預期性指標,到2022年底建成省級創新型縣(市),并積極爭創國家級創新型縣(市)。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創新型縣(市)建設各責任單位)
2.支持科技創新園區建設。大力推進天門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提檔升級,爭創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積極創建可持續發展實驗區。鼓勵建設科技創新園區,對牽頭建設國家、省級創新型特色園區、創新型產業集群、農業科技園區的單位(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一次性獎勵。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建局、市經信局、市農業農村局、天門經濟開發區)
3.鼓勵建設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大力支持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國家級、省級創新平臺建設。對獲批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的一次性補助建設經費不低于1000萬元。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重點實驗室,分別給予200萬元、1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一次性獎勵。(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經信局、市財政局、市衛健委)
4.全面布局創業孵化平臺。不斷加強各類創業載體建設,推進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星創天地、鄉村振興科技創新示范基地等平臺提檔升級,爭創國家級、省級孵化平臺。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分別給予100萬元、40萬元、5萬元一次性獎勵;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市級眾創空間、星創天地、鄉村振興科技創新示范基地分別給予40萬元、20萬元、3萬元一次性獎勵。對省級以上創業孵化平臺在績效考核獲省財政資金扶持的,市級財政再按照省財政扶持資金的50%予以配套支持。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農業農村局、市人社局)
(二)加快培育創新主體
5.大力培育科技型企業。培育發展一批科技領軍企業,重點支持10家高新技術企業做大做強,滾動培育100家后備高新技術企業。對當年認定通過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經市高企認定執行委員會推薦上報但未通過認定的,給予5萬元申報經費補貼。鼓勵中介服務機構開展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服務,對當年輔導我市企業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中介服務機構,每認定1家獎勵該中介機構5000元。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專項,對經科技部備案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給予1萬元一次性獎勵。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稅務局、市財政局、市統計局、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
6.積極引進科技型企業。將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專利)密集型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作為招商引資重點目標。對有效期內市外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整體遷移到我市,完成相關變更手續且正常經營的,給予該企業20萬元一次性獎勵。 (責任單位:市招商服務中心、市科技局、市經信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
7.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對于研發投入持續增長且按要求填報研發活動統計報表的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其研發投入在享受稅前加計扣除政策基礎上,再按其研發投入增加額10%給予支持,最高可獎勵50萬元。聚焦“卡脖子”核心技術,對企業獨立或牽頭承擔國家、省重大專項(含揭榜掛帥項目)、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按照國家、省級支持到位資金的20%予以獎勵,最高可獎勵100萬元。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經信局、市稅務局、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市統計局)
8.支持企業建立研發機構。鼓勵企業建設研發機構,實現規上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圍繞生物醫藥、裝備制造、農副產品深加工、紡織服裝、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產業技術研究院,凡納入省級備案的產業技術研究院,采取“一事一議”方式兌現政策;對新認定的省級產業創新聯合體、專業型研究所(公司),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新認定的省級企校聯合創新中心、省級工程技術中心、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檢驗檢測機構、省級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勵。(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經信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財政局、市衛健委)
(三)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9.加大科技成果轉化支持力度。對購買技術成果并在市內實現轉化的企業,按其實際支付技術交易額的10%進行獎勵,單個項目最高可獎勵100萬元。對企業委托高校、科研院所開展技術研發并進行技術合同認定登記的,按照當年實際支付金額的10%予以獎補,單個項目最高可獎勵50萬元。對當年登記省級科技成果的企業給予每項成果1萬元獎勵。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財政局)
10.支持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建設。強化技術創新市場導向,加快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專業化、市場化發展,構建完善的成果轉化體系。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技術轉移示范基地,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完成年度目標考核的技術合同認定登記機構,按照技術合同認定登記總額的0.01%給予獎勵,最高可獎勵20萬元。對促成不低于5項重大科技成果轉化且年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1000萬元以上的中介機構,給予10萬元工作經費補貼。對獲得國家級、省級科學技術獎的企業,按照獲獎金額給予等額獎勵。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財政局)
11.加強知識產權培育和轉化力度。鼓勵企業自主研發,重點加大發明專利培育力度,推進知識產權強企建設,對企業自主獲得有效發明專利每件給予5萬元經費補貼。積極開展省高價值知識產權培育工程、重點企業知識產權海外護航工程、知識產權運用示范工程,對入圍企業給予省級專項資金等額配套獎補。探索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支持中介機構深入企業開展專利挖掘、創造和專利轉化工作,每年授權和轉化發明專利20件以上。鼓勵我市制造業龍頭企業、 “專精特新”企業、行業隱形冠軍企業主動參與產品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湖北省地方標準的起草和制定,掌握企業在各領域和行業的“話語權”,加快推動產品和產業向價值鏈中高端延伸。對主導制定出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湖北省地方標準的,分別獎勵10萬元、8萬元、5萬元。 (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科技局、市經信局、市財政局)
(四)強化科技創新要素支撐
12.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加大財政科技預算保障力度,建立穩定增長投入機制;優化科技投入結構,把科技投入列為公共財政支出重點;全面落實支持科技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嚴格執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和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2025年前執行對制造業高新技術企業城鎮土地使用稅按規定稅額標準的40%征收政策,最低不低于法定稅額標準。 (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市科技局)
13.創新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發揮政府在科技投融資中的引導作用,加大政府對科技創新的直接投入,探索通過政府控股的平臺公司,采取融資租賃、股權投資等方式為全市科技型企業提供融資支持;鼓勵和引導科技型企業多渠道掛牌、上市,引導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直接融資;鼓勵銀行金融機構對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信用貸款等業務,創新科技金融產品和服務。(責任單位:市政府金融辦、市人行、市銀保監組、市科技局)
14.集聚科技創新人才。深入實施“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對擁有關鍵核心技術、全職引進的頂尖人才及團隊,采取“一事一議”方式,提供個性化支持政策。繼續落實為實體經濟引進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及以上人才發放安家費和學位津貼政策。加大柔性引才用才力度,深化“院士專家工作站”創建、中小微企業“科技副總”和 “院士專家企業行”等活動,柔性引進市外高端人才參與我市創新發展。加大科技特派員選派力度,每年按照10%的比例評選科技特派員先進個人,按照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三個等次分別給予1萬元、8000元、5000元一次性獎勵。(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經信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科協)
15.優化創新發展空間。將科技創新項目優先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實施年度項目庫,對省級以上重點科技創新項目用地計劃指 標實行兜底保障,對重點國家級創新平臺項目用地予以重點保 障;落實“科技創新工業項目可享受地價優惠政策,在確定出讓 底價時可按所在地土地等別對應工業用地最低標準的70%執行”政策。探索運用新型產業用地(MO)等多種方式供應科研用地, 堅持集約節約用地,提高畝產效益;堅持綠色技術創新,擴大創 新發展的環境容量。 (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發改委、市生態環境局)
(五)優化科技創新環境
16.加強組織領導。市推進科技創新領導小組要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協調,完善科技創新督導考評機制。各鄉鎮辦場園黨委和政府要把科技創新擺在高質量發展的核心位置,落實工作責任。市推進科技創新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切實履職盡責,強化工作協同,細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實。
17.推進科技創新政策落地。完善創新政策體系,強化國家、省出臺的各項改革舉措和創新政策配套落地;加強科技政策宣傳培訓,不斷優化創新政策環境。
18.營造科技創新氛圍。大力弘揚創新文化,倡導科學家精神和企業家精神,加強科研誠信體系建設,完善科技創新容錯免責機制。加強科技宣傳工作,營造尊重人才、尊重創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社會氛圍,增強科技創新軟實力。
天門市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條件
根據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印發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第三章第十一條規定,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1、企業申請認定時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
2、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贈與、并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3、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疇;
4、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
5、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照實際經營時間計算,下同)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5%;
(2)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3)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
6、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7、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應達到相應要求;
8、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如果您在申報上有什么問題,可以聯系小編咨詢。我們有專業的項目申報老師為您解答!
12年專業代理免費咨詢:13053132051(vx同號)
企業產品百度首頁關鍵詞排名、企業品牌推廣、抖音短視頻運營推廣,均可聯系小編咨詢,專業團隊為您提供產品關鍵詞、企業品牌優化服務!